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日益进步和人们对可持续性建筑的不断追求,BIM 已成为建筑行业热烈讨论和探索的新课题。凭借其可视、协调、模拟、优化以及可出图的优势,BIM 已在欧美国家引发了工程建设领域的巨大产业变革,并在亚洲国家开始广泛普及。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皆发布了 BIM 应用指导标准以用来指导本国 BIM 的应用和发展。在上海中心(建筑高度 632 米,世界第二高楼)、上海迪斯尼项目(美国 AIA 2014 BIM 应用大奖)以及东京天空塔(高度 634 米,世界第一高塔)等多个复杂项目的建设过程中,BIM 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金属建筑幕墙案例
建筑幕墙是建筑的外衣,其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如今,各种材料、结构形式的幕墙已遍布全球,幕墙建筑已成为气派、高雅、具有时代感的代名词并且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与显著特征。幕墙虽然依附于建筑业,但它具有天生的机械制造工业基因,是建筑业中专业交叉最多的分支。幕墙在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多专业深度交叉的特点、建筑师们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大量城市综合体和超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这些都给幕墙技术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而 BIM 的出现给幕墙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本文将重点分析 BIM 在幕墙设计环节的应用,探讨其优势以及不足,进而展望 BIM 带给幕墙设计制作安装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变革。
传统的建筑业存在严重的产能浪费现象。造成浪费的原因包括建筑材料使用率低、工程返工以及人员窝工等诸多因素。据统计在建设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浪费竟高达建设项目总投入的 25%,其中很大一部分浪费便源自建筑幕墙的设计制作安装过程。为了实现幕墙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我们需要从幕墙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分析浪费产生的根源,审视幕墙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把握行业发展的先机。
项目管理模式的弊端
幕墙工程(尤其复杂幕墙)属于专业性强的工程分项,既要求美观,又涉及功能且投资额较大,因此幕墙设计同建筑的结构设计、水暖设计、机电设计一样,需要进行专项设计。在幕墙设计只由主体设计单位和幕墙公司共同完成的设计管理模式下,普遍存在主体设计单位的设计深度不够的现象,而幕墙公司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其设计人员修改幕墙系统,变更立面分隔效果,更换材料,一则导致幕墙的最终设计成果不能体现幕墙技术的进步,幕墙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与研发失去动力;二则导致设计方案不满足建筑效果要求,频繁进行设计变更设计缺陷,造成资源的浪费,使得投资不可控。
石材幕墙设计施工图
为了幕墙设计与建筑主体设计的紧密配合,独立第三方的幕墙顾问角色凸显重要。在建筑方案投标阶段,建筑师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构思时询幕墙顾问的意见, 以达到可实施的最佳的建筑外观设计效果;在建筑设计深化阶段,由幕墙顾问确定幕墙应采用的体系、预留的空间等,提供较完善的幕墙设计方案图用于幕墙施工的招标;幕墙施工单位完全服从幕墙顾问的设计要求,只完成施工图设计与加工图设计。
设计到制造的数据断裂
与传统建筑业相比,幕墙工程大多采取工厂定制的生产方式,是建筑和工业制造紧密结合的行业。我们希望复杂幕墙的精确三维模型以及二维 CAD 图纸能够完整地传递到工厂的数控切割机中。但由于缺乏跨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幕墙设计到制造过程中的数据链条断裂,导致幕墙行业的协同困难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幕墙行业的工业化进程。
石材幕墙
此外,许多 BIM 软件的构件参数化建模精度有限琶洲国际,BIM 模型无法直接用于工业化加工。建筑师的 BIM 模型一旦发生变更,幕墙设计师不得不重新进行幕墙深化设计生成新的加工图,由此引起的误工返工造成了巨大浪费。
复杂幕墙的生产安装需求
与传统制造业相比,幕墙板块的定制化程度更高,不仅体现在各个项目的设计不同江苏亚飞幕墙,甚至有时在一个项目中的幕墙面板也各不相同,需要灵活、快速的按需生产。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以及人类对建筑外观的不断追求,使得幕墙的尺寸越来越大,形状也日益复杂,随之而来的便是现场安装的困难升级。如果交货顺序和安装过程管理不善,混淆幕墙板块的安装位置,就可能造成工期延误和资源的浪费。遗憾的是,当今大多 BIM 模型中的信息无法实现幕墙深化设计图纸数据、详细节点加工工艺数据和现场安装定位数据的无缝衔接,无法实现机械行业所倡导的加工无图纸化、模型驱动加工设计的理念。我们需要一个精准的数据整合环境,将幕墙的建筑设计、详细节点设计以及现场安装融合为一体,用于幕墙表皮的生产、定位、检测、造价估算以及风险管控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中开建筑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