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玻璃幕墙在施工时环境温度是不能低于5摄氏度的,并且一层一层的进行施工,测量尺寸,然后才可以进行安装。所有的工程测量都是第一步,安装L型转接,在安装过程中确定立柱,不光是只有立柱更重要的是要有衡量,并且每一个幕墙上面都是安装有避雷针,从而降低安全指数。
框架式玻璃幕墙施工效果图
玻璃幕墙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外墙系统,在建筑外墙中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先后出现了很多精品工程。但是同时也有很多工程出现问题,甚至是不可谅解的安全性问题。
框架式玻璃幕墙的优点:
①比较容易设计,安装方式灵活。
②材料在现场较易存放。
③容易进行维修。
④成本一般比单元式幕墙低。
框架式玻璃幕墙施工总体方案是:
充分利用现场作业面,统筹安排,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缩短现场施工工期。幕墙的立柱分区段自下而上安装,玻璃板块在区段内自上而下安装。
安装施工流程:放线→埋件纠偏及现场拉拔试验→安装钢支座→安装铝合金立柱→避雷系统安装→防火材料安装→横梁安装→安装玻璃面板→嵌缝、打胶→自检→清洁→验收(注:以上流程只体现主要的安装过程, 各工序均需有专职人员质检。)
1、落地式幕墙楼板上800mm以下未采用夹胶玻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和《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对临空窗如何采用栏杆作出了规定,针对幕墙,一般采用在800mm位置处设置横梁,该横梁和楼面间采用夹层玻璃可以通过审查。
2、钢铝型材混合使用(铝包钢)
方钢管内表面不易实现喷丸处理,热镀锌时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抗腐蚀性能低下;钢铝配合间隙应比较严密,否则不能达到共同受力,给防止出现双金属电化学腐蚀造成困难。
3、层间防火与玻璃直接密封
在GB502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规范》、JGJ/T139《玻璃幕墙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幕墙的防火封堵有明确规定,当玻璃跨越层间封堵时,会有层间防火封堵与玻璃直接接触的设计,规范不允许,实际也存在问题。玻璃在250℃左右可能会炸裂,火焰直接对上一层幕墙构成威胁。因此设计时应避免玻璃跨越层间封堵七彩云南·花之城,要确保玻璃炸裂,火焰上不去;封堵应严密,并防止串烟。
框架式玻璃幕墙防火设计
4、短压盖
框架式玻璃幕墙采用压盖压接,一方面便于实现等压腔,另一方面可以与扣盖实现卡接。采用不连续的压盖(短压盖),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会出现玻璃不平、等压腔无法形成等问题。如图1:
图1:框架式玻璃幕墙采用短压盖
5、大截面装饰条无滴水线
大截面装饰条上表面会有积灰,如果不设置滴水线,会造成幕墙表面出现较多流痕。如果在装饰条前端设置滴水线,能有效避免水和灰尘混合流到幕墙表面。
6、氟碳涂层与结构胶直接粘接
一些结构密封胶和氟碳涂层的粘接是达不到幕墙要求的,因此隐框幕墙玻璃组件的副框和玻璃之间、氟碳涂层面板间接缝部位的密封应采取措施江苏坤山建筑公司,提高粘接力。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1)涂底漆,然后再打注结构胶,但一些专家认为这种方法并不可靠,属于“两层皮”,也没有比较有说服力的正面报道证明这种方法确实有效,因此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2)采用组合型材构造,直接粘接结构胶部分与型材其他部分开,直接粘接结构胶部分采用阳极氧化处理;(3)氟碳喷涂过程中,对待粘接部位进行遮挡,保持其表面仍为阳极氧化;(4)采取补救措施,用砂纸等将待粘接表面的涂层去掉,靠自然氧化(大约5μm)。
7、装饰盖与活卡口配合
装饰盖应与挤压型材的卡口相连接,这种卡口尺寸固定、精度较高,能够实现可靠的连接。通过螺钉连接后形成的卡口精度达不到要求,连接不可靠。
8、开启腔未设置热密线
热密线在节能铝合金窗的设计中有较广泛的应用,但在建筑幕墙的开启腔内应用较少,导致幕墙开启部位节能效果低下。
9、横梁立柱间连接件采用两点连接
幕墙横梁常常会出现“耷拉头”现象,其原因可能有:(1)横梁承载力不满足要求;(2)横梁和立柱的连接比较薄弱,比如横梁立柱间的连接件采用两个螺栓(钉)连接,由于其抗扭性能比较差,导致幕墙横梁发生扭转。
10、假明框隐框未按隐框幕墙进行设计
假明框通常在隐框幕墙的接缝处加装一个装饰条,起到明框幕墙的装饰效果。这种结构应采用隐框幕墙的设计方法设计中空玻璃和结构胶,即第二道密封胶应采用硅酮结构胶密封。如果采用聚硫胶作为中空玻璃的第二道密封,尽管不一定在紫外线照射下破坏,仍然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11、隐框中空玻璃下部无托板
中空玻璃结构胶长期承受剪力,对结构胶使用寿命不利,因此JGJ02中要求在玻璃下部应设置托板。该托板与横梁直接连接比较合理,可以设计成卡接或螺栓连接;采用螺栓与玻璃组件的副框连接可能会影响结构胶的打注,存在质量缺陷,建议慎用。如图2:
图2:隐框中空玻璃下部无托板可能会影响结构胶的打注
12、不可变玻璃槽口
型材设计时,要考虑施工时的可操作性,采用可变槽口能够进行微调,且安装方便,因此尽可能不采用固定式玻璃槽口。
13、自攻钉连接
自攻钉连接是一般的连接或定位连接,作为结构连接,其可靠性较差。如图3:
图3:定位连接
14、边部外漏的中空玻璃二道密封胶未用结构胶
中空玻璃应采用双道密封胶密封,隐框、半隐框、假明框和点支承中空玻璃面板的二道密封胶应采用硅酮结构胶密封,以便能够可靠传力、提高中空玻璃抗紫外线照射能力,其宽度应通过结构计算确定。聚硫胶抗紫外线照射能力较差,因此采用聚硫胶进行第二道密封的中空玻璃,不能用于上述中空玻璃。一些工程由于将聚硫胶作为第二道密封材料,发生大批量外片玻璃掉落现象,成为幕墙工程严重的安全隐患。
15、中空玻璃大小片
很多不足:(1)不便采用机械注胶;(2)传力途径不合理,甚至可能导致玻璃间发生相对位移,最终导致中空玻璃漏气失效;(3)还有一些工程大小片中空玻璃间层部位未用结构胶。关于大小片的计算也存在一些争议,主要是在荷载分配方面,设计时应多加注意。
16、隐框幕墙采用非定距压板
隐框幕墙和半隐框幕墙通常采用压板(压块)传力,其间距一般不大于300mm,有定距和非定距压板两种。定距压板通过连接螺栓紧固后其压接间隙比较固定,对玻璃面板副框的压紧力比较一致,便于吸收结构和温度等变形,减少摩擦噪音,并且能够避免因压块压得不均造成玻璃面板出现影像畸变现象。
17、开启扇中空玻璃“大盖帽”
“大盖帽”是大小片中空玻璃的极端形式,在一些开启扇的设计中有所应用,这种设计大片玻璃一旦破裂会导致小片玻璃失去连接而脱落。
18、中空玻璃中空层不合理,出现贴服、干涉等现象
面积较大中空玻璃,采用9mm中空层可能会出现吸附现象,因此中空层的尺寸应根据构造要求和热工要求综合确定。
19、钢化玻璃磨砂处理
经过磨砂处理的钢化玻璃,不管在钢化之前还是之后,均会破坏玻璃表面的应力分布,极易诱发玻璃的自曝,经磨砂处理的点支承玻璃危险性更大。狭长玻璃不宜采用短边支承。
玻璃强迫安装
玻璃的弯曲强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原因是玻璃表面的微裂纹会持续扩展,因此幕墙设计时,应使玻璃在自由的状态下工作。但实际工程中,确有玻璃在不必要的永久荷载作用下工作,例如强迫安装、压接密封等。北京某工程即采用压接密封的结构,玻璃破裂概率较高,值得吸取教训。
20、变形缝设计不合理
变形缝设计是一个难点,建筑师不能接受发生变形后有些构件或面板可以破坏的设计原则,因此变形缝应能够吸收变形(包括支承结构的变形、荷载作用、温度作用和地震作用),并且不能降低该部位的物理性能,如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和保温性能等性能。
21、超高层幕墙无室内拆装设计
由于钢化玻璃不可避免的自曝,会使得更换玻璃的现象更为普遍。但对于超高层建筑或很难进行更换作业的建筑,按常规作业方法很难实施更换。如果在幕墙构造设计时采用室内即可更换面板的构造,无疑会提高更换作业的安全性,更能确保幕墙的质量。
22、后置埋件焊接作业
在化学栓附近进行焊接作业,会较大幅度削弱化学栓的承载力,因此应尽量避免焊接作业或采取适当的焊接工艺避免对化学栓造成较大的影响。
检测幕墙的外观,外观要求平整,不能凹凸不平。在幕墙的中间有混泥土接触的时候一定要刷漆沥青,并且厚度一定要大于100微米,玻璃之间是一定要留有间隙,因为橡胶条和胶条之间进行镶嵌的时候需要全面的留有缝隙,接口出一定要平顺、平整。
幕墙结束完后,安装师傅要有相应的检测,如玻璃的安装朝向一定要准确,外墙的涂抹层一定要平滑,并试一下幕墙是否会漏水、玻璃的规格是否在规格范围内。
框架式玻璃幕墙的缺点:
①幕墙安装质量和性能难以得到保证。
②需要大量的现场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
③比较容易渗水。
④可以容纳的结构位移是非常有限的。
⑤现场的施工周期较长。
⑥大量的装配组件存放在楼层中比较容易遗失和损坏。
⑦幕墙安装质量和性能难以得到保证。
通过以上现象的列举,希望以后的框架式幕墙在设计及施工时能够遵循规范及施工经验结构胶要求,改进及避免工程设计及施工缺陷。
,中开建筑官方公众号